五都選舉結果,國民黨稱勝,民進黨謂敗。豈如此耶?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先生認為,不以勝敗來看待這次選舉,但堅持黨的改革,繼續深化民主。金溥聰也說,此次選舉對國民黨有重要意義,一是國民黨堅持端正選風,二是堅持必須長期培養地方人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女士說,民進黨雖敗猶榮,但是民進黨的得票總數,已經可以和國民黨分庭抗禮。從兩黨領導者的勝敗論可以看出一些未來趨勢的端倪。
事實上,國民黨贏回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贏得一把冷汗;但是在大台南、大高雄卻輸得落花流水。金溥聰為了捍衛馬英九主席的領導路線,不得不強調在南部是長期培養人才,但是郭添財先生與黃昭順女士還會是國民黨下次選舉的候選人嗎?恐怕可能性很低。下次選舉之前,國民黨有機會在南台灣扳回劣勢嗎?大概也很困難。因此培養人才之說稍嫌勉強。金溥聰說大高雄的泛藍選票被楊秋興縣長拉走了一部份,這或許沒錯,但是如果楊秋興支持陳菊的話,陳菊市長的總得票會不會更多呢?在大台中市,原本以為穩居勝券的胡志強市長,竟然被民進黨選前徵召的蘇嘉全秘書長緊緊追上,國民黨應該更是吃驚。
民進黨在雙北的落敗,其實與兩都候選人的配置錯誤有關。雖然蘇貞昌先生強調執行力,但是台北市民對他在擔任屏東縣長與台北縣長的政績未曾感受,反而是對他做為民進黨的行政院長時,諸多的政治性動作有印象。市民在意的不只是執行力,也包括人格特質。蘇貞昌若是在新北市參選,其政績與執行力訴求會比較容易發揮。相形之下,蔡英文女士的人格特質與競選風格,若是放在台北市,或許勝算會比蘇貞昌高一些。
蘇蔡對調會更好,這是民進黨人在選前就已經知道的事實,無奈政黨決策往往並非理性,而是個別政治人物利益盤算的妥協結果。假使民進黨能夠更優化其候選人的配置,未必不能夠在台北市與新北市勝選。相對的,國民黨卻沒有在南台灣能夠挑戰民進黨的人選。兩大黨的所謂勝敗,若不從結果來看,而從改變結果所需要的投入來看,則民進黨要再進一步,不會太費力;而國民黨要繼續推進,卻非常困難。這也是說,民進黨只要把握住正確的方向,其未來勝選機會是比國民黨更大的。
民進黨要贏得下屆總統大選,並且在國會席次上大幅成長,不難達成。民進黨首先需要黨領導菁英的共識,痛改執政時期沾染的不良習氣,重建人民的信賴,重拾民主的信念。在這方面,蔡英文在新北市長選舉所採用的全新競選風格,應該成為全黨的範本。蔡英文在謝票演說中講出:「我個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人民大眾)。」這是動人的民主信念的話語。很久以來,民進黨人的話語變為陳腐而失去真誠。一位過去從未擁抱群眾的知識菁英,真誠地說出這樣的簡單有力的話語,令台下的支持者和電視前的觀眾都動容。對民進黨來說,要扭轉勝敗,所需克服的障礙就是自己。民進黨該從蔡英文這句話重新出發。
發表於 2010/11/30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0/11/30
2010/11/29
五都結果與台灣民主
從五都選舉結果,看台灣民主短期(二到六年內)的發展趨勢,我認為整體而言是可以樂觀的。在這裡,我從三個角度來評估台灣民主,一是政黨輪替的活性,二是公共政策形成的過程,三是新政治力量的生存空間。
五都選舉的結果顯示出台灣發生再次政黨輪替的可能性提高了,這對台灣民主是好事。席次上國民黨是贏的,但是在得票上民進黨更勝。民進黨在台南高雄的選票大幅領先,顯示出其南台灣社會基礎的絕對優勢,短期內國民黨幾乎不可能翻盤。在北北中三都,國民黨雖贏,但是領先幅度並不大,這意謂著民進黨若是能夠再努力一些,朝正確的方向做更多調整,則國民黨的優勢是可以挑戰的。民進黨輸得少贏得多,國民黨輸得多贏得少,加總起來,兩年後總統及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成功機會其實是不差的--當然,這兩年雙方的表現會決定消長。
相較於以往的大型選舉,這次五都選舉中,公共政策的討論是存在的,儘管仍不令人滿意。新北市長當選人朱立倫先生的三環三線發展策略,在選戰中較為突出,對他的勝選應該頗有加分效果。蔡英文女士著重社會政策,刻意避開政黨統獨鬥爭的話題,顯示蔡英文擺脫民進黨舊習氣的決心,值得給予很大的敬意。
在大高雄市,楊秋興先生強調招商成績與文化建設,有助於提高他參選的正當性,可惜後來還是用了負面文宣。較令人失望的反而是台北市,郝龍斌先生與蘇貞昌先生這次對決,留給未來記憶的就是花博與弊案。蘇貞昌雖然強調執行力,但是在一些政策問題上故意含糊,讓人不知執行力的方向在哪裡,這不能說與他的敗選完全無關。
五都市長選舉過程與結果,也揭露了中間選民的具體存在,以及「第三社會」的稀微空間。中間選民不等於「第三社會」。中間選民可能搖擺於兩大黨之間,而「第三社會」則有意識地抗拒兩大黨的聯合壟斷。可以這樣說,中間選民是潛在的「第三社會」,而「第三社會」則是進一步覺醒的中間選民。
五都市長的競選議題,較少族群與認同問題的操弄,固然因為這是市長的選舉而非國家領導人的選舉,但也因為政黨及候選人都很明白,都會地區的中間選民較排斥惡性分化的選舉操弄。對於中間選民存在(並且能夠左右選舉結果)的認知,促使候選人與政黨採取較溫和講理的競選方式。
五都選舉關係到第三政治力量生存空間的,主要在市議員選舉。大高雄市有一位親民黨籍的市議員吳益政先生,連任第三次成功。他採取清新的競選方式(如腳踏車隊),訴求「碳中和」(低碳交通與綠建築等),同時也務實經營選區,協助解決小市民困難(如攤販的生存問題)。更難得的是競選團隊人才濟濟,甚至有市府前局處長為共同理想而投入。我在吳益政身上看到正確的第三政治力量的經營模式。
台灣綠黨這次提名五位候選人,投入雙北市議員,得票也成長很多,特別是淡水八里三芝石門選區的王鐘銘先生,是一位年輕也無政治經驗的文化社運工作者,竟能一舉拿到佔總票數百分之七點五的八千多票,這顯示都會邊緣市鎮地區有許多選民對兩大黨陳腐的地方政治感到厭倦,對新選擇有很高的渴望。新的政治力量若能夠不放棄理想又能務實經營,是有相當多的民眾會願意支持,這就是有意識的「第三社會」,而不僅僅是消極的中間選民。
但是第三的政治力量不可能速成、不可能偶發,更不能仰賴個別的政治明星。楊秋興先生是一位極優秀的高雄縣長,也很認真地打了大高雄市長的選戰,但是他的選舉不能做為第三政治力量的典範,原因在於他並未做好思想的準備。楊秋興結合了許多宗教、社團和地方人物,請了前省長宋楚瑜先生來助講,但是他缺乏將這些雜多力量統合在一起的論述。為了引發棄保,他的競選主軸竟然採用了「反菊總動員」,使得他的參選意義淪為個人與地方恩怨,非常地可惜。行政表現傑出的楊秋興縣長,是有走出第三條道路的條件,然而他必須朝新的方向,看得更高、更遠。
周奕成(專欄作家,新議程研究室主持人)
發表於 2010/11/29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五都選舉的結果顯示出台灣發生再次政黨輪替的可能性提高了,這對台灣民主是好事。席次上國民黨是贏的,但是在得票上民進黨更勝。民進黨在台南高雄的選票大幅領先,顯示出其南台灣社會基礎的絕對優勢,短期內國民黨幾乎不可能翻盤。在北北中三都,國民黨雖贏,但是領先幅度並不大,這意謂著民進黨若是能夠再努力一些,朝正確的方向做更多調整,則國民黨的優勢是可以挑戰的。民進黨輸得少贏得多,國民黨輸得多贏得少,加總起來,兩年後總統及立委選舉,民進黨的成功機會其實是不差的--當然,這兩年雙方的表現會決定消長。
相較於以往的大型選舉,這次五都選舉中,公共政策的討論是存在的,儘管仍不令人滿意。新北市長當選人朱立倫先生的三環三線發展策略,在選戰中較為突出,對他的勝選應該頗有加分效果。蔡英文女士著重社會政策,刻意避開政黨統獨鬥爭的話題,顯示蔡英文擺脫民進黨舊習氣的決心,值得給予很大的敬意。
在大高雄市,楊秋興先生強調招商成績與文化建設,有助於提高他參選的正當性,可惜後來還是用了負面文宣。較令人失望的反而是台北市,郝龍斌先生與蘇貞昌先生這次對決,留給未來記憶的就是花博與弊案。蘇貞昌雖然強調執行力,但是在一些政策問題上故意含糊,讓人不知執行力的方向在哪裡,這不能說與他的敗選完全無關。
五都市長選舉過程與結果,也揭露了中間選民的具體存在,以及「第三社會」的稀微空間。中間選民不等於「第三社會」。中間選民可能搖擺於兩大黨之間,而「第三社會」則有意識地抗拒兩大黨的聯合壟斷。可以這樣說,中間選民是潛在的「第三社會」,而「第三社會」則是進一步覺醒的中間選民。
五都市長的競選議題,較少族群與認同問題的操弄,固然因為這是市長的選舉而非國家領導人的選舉,但也因為政黨及候選人都很明白,都會地區的中間選民較排斥惡性分化的選舉操弄。對於中間選民存在(並且能夠左右選舉結果)的認知,促使候選人與政黨採取較溫和講理的競選方式。
五都選舉關係到第三政治力量生存空間的,主要在市議員選舉。大高雄市有一位親民黨籍的市議員吳益政先生,連任第三次成功。他採取清新的競選方式(如腳踏車隊),訴求「碳中和」(低碳交通與綠建築等),同時也務實經營選區,協助解決小市民困難(如攤販的生存問題)。更難得的是競選團隊人才濟濟,甚至有市府前局處長為共同理想而投入。我在吳益政身上看到正確的第三政治力量的經營模式。
台灣綠黨這次提名五位候選人,投入雙北市議員,得票也成長很多,特別是淡水八里三芝石門選區的王鐘銘先生,是一位年輕也無政治經驗的文化社運工作者,竟能一舉拿到佔總票數百分之七點五的八千多票,這顯示都會邊緣市鎮地區有許多選民對兩大黨陳腐的地方政治感到厭倦,對新選擇有很高的渴望。新的政治力量若能夠不放棄理想又能務實經營,是有相當多的民眾會願意支持,這就是有意識的「第三社會」,而不僅僅是消極的中間選民。
但是第三的政治力量不可能速成、不可能偶發,更不能仰賴個別的政治明星。楊秋興先生是一位極優秀的高雄縣長,也很認真地打了大高雄市長的選戰,但是他的選舉不能做為第三政治力量的典範,原因在於他並未做好思想的準備。楊秋興結合了許多宗教、社團和地方人物,請了前省長宋楚瑜先生來助講,但是他缺乏將這些雜多力量統合在一起的論述。為了引發棄保,他的競選主軸竟然採用了「反菊總動員」,使得他的參選意義淪為個人與地方恩怨,非常地可惜。行政表現傑出的楊秋興縣長,是有走出第三條道路的條件,然而他必須朝新的方向,看得更高、更遠。
周奕成(專欄作家,新議程研究室主持人)
發表於 2010/11/29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2010/11/24
兩組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大韓民國(南韓)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發生了互相砲擊事件。今年三月發生天安艦事件後,兩韓緊繃的關係難以避免的終究要爆發。一九五三年韓戰停火,兩韓四十多年維持和平,在一九九九年兩韓的軍隊首度交火,導致一艘北韓軍艦沉沒,數十人喪生。自此十一年來,韓國與朝鮮陸陸續續發生了多次小規模的軍事衝突。朝鮮半島做為東亞的火藥庫,確實展現了其易燃的性質。
朝鮮半島上的韓民族分裂為兩個國家的狀態,從大歷史的角度看,是很難永遠維繫的。兩韓的實力對比已經相當懸殊,南韓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遠遠超越北韓,更何況北韓的極權政治體制面臨著第三代接班的挑戰,隨時可能從內部爆發危機。這和七零年代之前,北韓接收了日本遺留下來的工業基礎,又從蘇聯獲得大量科技援助,而南韓則百廢待舉的情況,歷史前後對比有極大的差異。
北韓這個荒謬而脆弱的極權國家,之所以能夠繼續存在,一方面是它用發展核武來恐嚇日本與美國,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國在地緣戰略上需要它來做與美國勢力之間的緩衝。另外一方面,南韓國內對統一方案以及對北韓的政策有很大的爭議,南韓也很害怕分立局勢突然打破,在沒有良好準備下,驟然接收北韓大量貧困人口,南韓的經濟會被沖垮。不只是北韓政權自己在苟延殘喘,而是各方勢力都還沒有決心要改變現狀,使得朝鮮半島的兩韓分立勉強維繫下來。
相對地,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卻在這三年來,進入一個和平狀態似乎穩定鞏固的階段。台灣海峽這個東亞的另一個火藥庫,看起來已經拆除了引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降到了極低。頗為弔詭地,在一九九零年代,「台-中」與「韓-朝」這兩組分立國家的關係卻不是如今天這樣。
一九九四年第一位出身反對派的韓國大統領金泳三上任,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配合推動了四邊會談。一九九八年民主運動領袖金大中當選大統領,逐步推動「陽光政策」,尋求與北韓的「和平、和解、合作」,彼時韓半島的氣氛是和緩的。卻是在台海兩岸,由於中國政府對當時的台灣總統李登輝極度不信任,對台灣人民採取武力威嚇,發生了兩次台海飛彈危機,兩岸衝突似乎一觸即發。
台灣海峽的雙方,以及三十八度線的兩韓,在歷史上有非常深的糾葛。中國抗美援朝,直接介入韓戰,而台灣則在韓戰的歷史機緣下得到美國的援助。二次大戰結束後繼起的冷戰體制,給全世界留下了四組以意識形態互相對抗的分立國家:台灣與中國大陸,南韓與北韓,西德與東德,南越與北越。東西德和南北越已經統一,還未解決的就是「台-中」與「韓-朝」這兩組非常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半島上兩韓的統一應該不會太久,只是經由和平途徑或是一場非預期的戰爭。牽涉朝鮮半島的各國幾乎都不想發生戰爭,但是難以維繫卻勉強撐著的現狀,或許會被規劃之外的戰爭所打破。台灣海峽兩岸的分立則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所改變,但是發生戰爭的機會卻應該是能夠被控制住的。台海永遠和平的可能性遠高於朝鮮半島,希望是如此。
發表於 2010/11/24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朝鮮半島上的韓民族分裂為兩個國家的狀態,從大歷史的角度看,是很難永遠維繫的。兩韓的實力對比已經相當懸殊,南韓的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遠遠超越北韓,更何況北韓的極權政治體制面臨著第三代接班的挑戰,隨時可能從內部爆發危機。這和七零年代之前,北韓接收了日本遺留下來的工業基礎,又從蘇聯獲得大量科技援助,而南韓則百廢待舉的情況,歷史前後對比有極大的差異。
北韓這個荒謬而脆弱的極權國家,之所以能夠繼續存在,一方面是它用發展核武來恐嚇日本與美國,但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國在地緣戰略上需要它來做與美國勢力之間的緩衝。另外一方面,南韓國內對統一方案以及對北韓的政策有很大的爭議,南韓也很害怕分立局勢突然打破,在沒有良好準備下,驟然接收北韓大量貧困人口,南韓的經濟會被沖垮。不只是北韓政權自己在苟延殘喘,而是各方勢力都還沒有決心要改變現狀,使得朝鮮半島的兩韓分立勉強維繫下來。
相對地,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卻在這三年來,進入一個和平狀態似乎穩定鞏固的階段。台灣海峽這個東亞的另一個火藥庫,看起來已經拆除了引信,爆發戰爭的可能性降到了極低。頗為弔詭地,在一九九零年代,「台-中」與「韓-朝」這兩組分立國家的關係卻不是如今天這樣。
一九九四年第一位出身反對派的韓國大統領金泳三上任,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配合推動了四邊會談。一九九八年民主運動領袖金大中當選大統領,逐步推動「陽光政策」,尋求與北韓的「和平、和解、合作」,彼時韓半島的氣氛是和緩的。卻是在台海兩岸,由於中國政府對當時的台灣總統李登輝極度不信任,對台灣人民採取武力威嚇,發生了兩次台海飛彈危機,兩岸衝突似乎一觸即發。
台灣海峽的雙方,以及三十八度線的兩韓,在歷史上有非常深的糾葛。中國抗美援朝,直接介入韓戰,而台灣則在韓戰的歷史機緣下得到美國的援助。二次大戰結束後繼起的冷戰體制,給全世界留下了四組以意識形態互相對抗的分立國家:台灣與中國大陸,南韓與北韓,西德與東德,南越與北越。東西德和南北越已經統一,還未解決的就是「台-中」與「韓-朝」這兩組非常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半島上兩韓的統一應該不會太久,只是經由和平途徑或是一場非預期的戰爭。牽涉朝鮮半島的各國幾乎都不想發生戰爭,但是難以維繫卻勉強撐著的現狀,或許會被規劃之外的戰爭所打破。台灣海峽兩岸的分立則不可能在短期內有所改變,但是發生戰爭的機會卻應該是能夠被控制住的。台海永遠和平的可能性遠高於朝鮮半島,希望是如此。
發表於 2010/11/24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0/11/17
歐巴馬的亞太戰略
這個星期,美國總統歐巴馬結束了他十天的亞洲訪問。歐巴馬的行程包括了印度、印尼、韓國及日本,也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及在韓國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差不多同一段時間,美國國務卿柯林頓夫人訪問了澳洲、馬來西亞與柬埔寨,國防部長蓋茲也在亞太區域出席多項會議。美國企圖鞏固在亞洲的影響力,但是以結盟而非單邊主義的方式來進行--這也是歐巴馬在建立他的亞太戰略。
歐巴馬的亞洲之行,安排在國會期中選舉民主黨大敗之後,正是歐巴馬的領導力遭受到質疑的時刻。歐巴馬當然深知,即使在外交政策上獲得成功,也不代表國內聲望必然上升。但是歐巴馬在對外政策上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對於自己的魅力和感召力也頗有信心,他認為親自進行盟國邦誼的再鞏固是有絕對必要的。雖然這趟亞洲之行頗有媒體批評以為收效不豐,甚至直言是個失敗,然則歐巴馬本人絕對不這麼想。
歐巴馬在出訪第一站印度大城孟買,就高調地宣布美國和印度簽訂了總值百億美元的二十多項合約,提高了世人對他亞洲之行的期望標準,於是當後來他在韓國無法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更無法在首爾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動員各國共同施壓中國放寬匯率管制,這使得國際輿論很快地使用了諸如「失敗」或「侷限」等字眼來形容這趟亞洲之旅。
然而歐巴馬很清楚,不論這一趟被評價是成或敗,他的亞洲訪問是必要的,而且以後還得持續去做。歐巴馬自己的辯解也沒錯,外交工作是看長期效果,不能看立即結果。媒體看得見的是各國元首的公開聲明,卻看不見許多發生在各國領導者在情感和思維上的改變。美國在亞太地區強化其戰略佈署的建構,確實是需要來來回回重複的撒種和灌溉,並不是一趟出訪就可以收成的。
美國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所要展開的亞太戰略,毫無疑問即是針對崛起的中國。這次所訪問的印度、印尼、韓國、日本,正是環抱中國大陸的亞洲重要國家。其中印度與美國的關係持續改善,在美國布局中尤為重要。而對於印尼和澳洲的高度重視,也代表美國在亞太的布局是全面的,特別是中國在東南亞及南太平洋的勢力急速擴張,美國必須穩住自己在這區域內的優勢。
在歐巴馬總統與國務卿柯林頓夫人出訪亞洲之時,前總統柯林頓先生正好受邀到台灣演講。這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但是卻令人尋思歐巴馬路線與柯林頓政策的異同之處。柯林頓總統的對外政策過去頗受批判,被認為是缺乏原則又前後不一貫。歐巴馬的戰略思想還沒有清楚地展現,可以判斷的是將會比柯林頓更富有理想性,但是否軟弱搖擺則未可知。
針對台海,柯林頓在台北演講時說,他一貫堅持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但也暗示大家要記得他在一九九五年與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曾派出航空母艦維護台灣的安全。歐巴馬面對的是遠較當年緩和而穩定的台海局勢,但也面對一個遠比十多年前強大且在亞太擁有更大影響力,甚至更有野心的中國。整體而言,歐巴馬在亞太的課題比柯林頓要困難得多。
發表於 2010/11/17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歐巴馬的亞洲之行,安排在國會期中選舉民主黨大敗之後,正是歐巴馬的領導力遭受到質疑的時刻。歐巴馬當然深知,即使在外交政策上獲得成功,也不代表國內聲望必然上升。但是歐巴馬在對外政策上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對於自己的魅力和感召力也頗有信心,他認為親自進行盟國邦誼的再鞏固是有絕對必要的。雖然這趟亞洲之行頗有媒體批評以為收效不豐,甚至直言是個失敗,然則歐巴馬本人絕對不這麼想。
歐巴馬在出訪第一站印度大城孟買,就高調地宣布美國和印度簽訂了總值百億美元的二十多項合約,提高了世人對他亞洲之行的期望標準,於是當後來他在韓國無法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更無法在首爾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上動員各國共同施壓中國放寬匯率管制,這使得國際輿論很快地使用了諸如「失敗」或「侷限」等字眼來形容這趟亞洲之旅。
然而歐巴馬很清楚,不論這一趟被評價是成或敗,他的亞洲訪問是必要的,而且以後還得持續去做。歐巴馬自己的辯解也沒錯,外交工作是看長期效果,不能看立即結果。媒體看得見的是各國元首的公開聲明,卻看不見許多發生在各國領導者在情感和思維上的改變。美國在亞太地區強化其戰略佈署的建構,確實是需要來來回回重複的撒種和灌溉,並不是一趟出訪就可以收成的。
美國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所要展開的亞太戰略,毫無疑問即是針對崛起的中國。這次所訪問的印度、印尼、韓國、日本,正是環抱中國大陸的亞洲重要國家。其中印度與美國的關係持續改善,在美國布局中尤為重要。而對於印尼和澳洲的高度重視,也代表美國在亞太的布局是全面的,特別是中國在東南亞及南太平洋的勢力急速擴張,美國必須穩住自己在這區域內的優勢。
在歐巴馬總統與國務卿柯林頓夫人出訪亞洲之時,前總統柯林頓先生正好受邀到台灣演講。這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但是卻令人尋思歐巴馬路線與柯林頓政策的異同之處。柯林頓總統的對外政策過去頗受批判,被認為是缺乏原則又前後不一貫。歐巴馬的戰略思想還沒有清楚地展現,可以判斷的是將會比柯林頓更富有理想性,但是否軟弱搖擺則未可知。
針對台海,柯林頓在台北演講時說,他一貫堅持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但也暗示大家要記得他在一九九五年與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曾派出航空母艦維護台灣的安全。歐巴馬面對的是遠較當年緩和而穩定的台海局勢,但也面對一個遠比十多年前強大且在亞太擁有更大影響力,甚至更有野心的中國。整體而言,歐巴馬在亞太的課題比柯林頓要困難得多。
發表於 2010/11/17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0/11/10
為什麼不敢補助陸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留學生(以下簡稱陸生)到台灣來,我們的政府或教育機構是否應該予以鼓勵?該不該提供經濟誘因如獎學金補助?這應該是個可以討論,而且值得好好討論的議題。但是在藍綠對抗之下,綠營將這個問題硬扣上馬政府親中賣台,而藍營則在民意壓力下迴避這個議題。於是台灣的國家利益遂無法經由理性的政策討論而得到實現。
站在對台灣有信心(綠營一向如此宣稱,藍營也這麼說),並且要用台灣民主去影響中國大陸(藍綠都曾經這麼說)的立場,招收陸生到台灣來,讓他們接觸台灣的自由民主,回到中國之後能夠幫台灣講話,甚至改變中國,這豈不是本小利大並且收效長遠的做法嗎?這樣的策略思考,其實兩大黨裡的決策高層都懂。不說前後擔任過陸委會正副主委的兩黨主席,包括所有兩岸政策智囊都很理解,甚至說在這問題上頗有共識亦不為過。
兩黨高層之所以頗有共識,主要原因來自於對美國國家戰略的了解。美國的外國留學生名額,一向是其對外政策的一部分。由於中國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美國長年以來持續增加對中國留學生的名額,而主要的大學也很有默契地提供更多給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美國國際教育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二零零九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有九萬八千多人,約佔所有留美外國學生近百分之十五,中國現在是僅次於印度的留美大國。
當然台灣不比美國,但留學生政策做為國家戰略之一環不無可取。然而在兩黨與民意的互動下,台灣的中國留學生政策偏向保守。今年八月間,立法院通過的所謂「陸生三法」(大學法、專科學校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相關修正條文),設立了所謂「一限二不」原則(指「限制承認大陸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與國家安全機密相關系所」,「大陸人民除非在台定居設籍並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不得持大陸學歷參加公務員、專門職業與技術人員考試」),並且第一年只開放兩千名陸生來台。
不提當時發生立法院的暴力,民進黨還在這幾個法案上做了違背其基本價值的表態,包括「陸生學雜費應為私立大學台生的兩倍」。這樣的立場,等於是設下了「只歡迎中國有錢人和幹部子女」的門檻。民進黨在過去在野時代乃至執政時期,都不曾有過這樣的立場,只能說是該黨立法委員素質極嚴重的倒退。
國民黨畏於被抹紅的民意壓力,或者說其中有些人因行為媚共而產生的心虛,不敢支持用政府預算給陸生提供獎學金。陸委會現在為了反擊名嘴主持人的指控,一直說只有用「中華發展基金」提供來台研究的短期補助,這卻是一個可笑的表態。事實上,來「研究台灣」的很多學者都具有中共黨政關係,反而是最不需要補助的,即使每年金額幾乎微不足道。
台灣應該提供給清寒優秀的陸生更多來台留學的機會,不應該補助來「研究台灣」的特定人員,而該補助一般性的學術教育,就好像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其主要就讀科系是商管、科學、社會人文學科等等。如果政府不能做或不敢做,那麼大學校長們應該找大陸台商或來台陸商捐助設立這樣的獎學金。以每年兩千名陸生,若其中兩百名值得獎助,每人每年給十萬元台幣,總額不過兩千萬元(從台商宴飲酬酢的費用撥一點零頭就夠了),絕不會排擠台生的權益,卻是為台灣和世界的公益投資。
發表於2010/11/10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站在對台灣有信心(綠營一向如此宣稱,藍營也這麼說),並且要用台灣民主去影響中國大陸(藍綠都曾經這麼說)的立場,招收陸生到台灣來,讓他們接觸台灣的自由民主,回到中國之後能夠幫台灣講話,甚至改變中國,這豈不是本小利大並且收效長遠的做法嗎?這樣的策略思考,其實兩大黨裡的決策高層都懂。不說前後擔任過陸委會正副主委的兩黨主席,包括所有兩岸政策智囊都很理解,甚至說在這問題上頗有共識亦不為過。
兩黨高層之所以頗有共識,主要原因來自於對美國國家戰略的了解。美國的外國留學生名額,一向是其對外政策的一部分。由於中國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美國長年以來持續增加對中國留學生的名額,而主要的大學也很有默契地提供更多給中國留學生的獎學金。美國國際教育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二零零九年)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有九萬八千多人,約佔所有留美外國學生近百分之十五,中國現在是僅次於印度的留美大國。
當然台灣不比美國,但留學生政策做為國家戰略之一環不無可取。然而在兩黨與民意的互動下,台灣的中國留學生政策偏向保守。今年八月間,立法院通過的所謂「陸生三法」(大學法、專科學校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相關修正條文),設立了所謂「一限二不」原則(指「限制承認大陸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與國家安全機密相關系所」,「大陸人民除非在台定居設籍並取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不得持大陸學歷參加公務員、專門職業與技術人員考試」),並且第一年只開放兩千名陸生來台。
不提當時發生立法院的暴力,民進黨還在這幾個法案上做了違背其基本價值的表態,包括「陸生學雜費應為私立大學台生的兩倍」。這樣的立場,等於是設下了「只歡迎中國有錢人和幹部子女」的門檻。民進黨在過去在野時代乃至執政時期,都不曾有過這樣的立場,只能說是該黨立法委員素質極嚴重的倒退。
國民黨畏於被抹紅的民意壓力,或者說其中有些人因行為媚共而產生的心虛,不敢支持用政府預算給陸生提供獎學金。陸委會現在為了反擊名嘴主持人的指控,一直說只有用「中華發展基金」提供來台研究的短期補助,這卻是一個可笑的表態。事實上,來「研究台灣」的很多學者都具有中共黨政關係,反而是最不需要補助的,即使每年金額幾乎微不足道。
台灣應該提供給清寒優秀的陸生更多來台留學的機會,不應該補助來「研究台灣」的特定人員,而該補助一般性的學術教育,就好像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其主要就讀科系是商管、科學、社會人文學科等等。如果政府不能做或不敢做,那麼大學校長們應該找大陸台商或來台陸商捐助設立這樣的獎學金。以每年兩千名陸生,若其中兩百名值得獎助,每人每年給十萬元台幣,總額不過兩千萬元(從台商宴飲酬酢的費用撥一點零頭就夠了),絕不會排擠台生的權益,卻是為台灣和世界的公益投資。
發表於2010/11/10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2010/11/03
五都選舉與兩岸關係
台灣選舉之所以受到世界關注,主要在於「選舉結果對兩岸關係有什麼影響?」做為一個台灣政治的思考者,免不了被要求談談這個話題,我的立即答案是:沒有影響。
之所以會回答「沒有影響」,當然不是真的以為沒有影響,而是想要提醒所有關注這個問題的台港中日美歐專家學者們,選舉結果與兩岸關係並不是直接的因果關係。想要從台灣選舉去分析兩岸政治,要避免過度解讀。
選舉結果在某個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傾向。民意的體現當然會回饋到政府與政黨的兩岸政策(或曰中國政策)制定上,從而影響到兩岸關係。但是這樣的影響充其量是間接的,是微調式的,而非方向上的或者大規模的影響。
三個多星期後要舉行的五都選舉,既不涉及中央政權的交替,選舉結果誰勝誰敗,不會對兩岸政策或兩岸關係有根本的影響。影響較大的不是選舉結果,反而是五都市長的產生本身,造成對政策決定機制的衝擊。
北北中南高五都,總計有一千三百七十萬人口,約佔全台灣總人口的六成。五都市長所代表的新民意,當然是中央政府絕對不敢忽視的。五個都會所面臨的問題,在兩岸關係的面向上有其共通點,即是如何促進投資、貿易與觀光,乃至教育文化交流,同時又要避免對物價、就業上的衝擊。
台灣正進入一個歷史上特殊的時期,即是短期內面對大陸中國巨大衝擊的時期。未來的五都市長,不論屬於國民黨或民進黨,都必須處理諸多的兩岸事務,包括開航、招商、促銷,乃至往訪。五都市長不可避免地會擁有自己的兩岸政策幕僚,甚至自己的兩岸密使、溝通管道--而中共也不會吝於與他們直接打交道。
以後台灣每一位縣市首長都擁有自己的小小陸委會,自己搞一套大陸政策。這對中央政府將造成很大的挑戰。政府很難用中央的兩岸政策去規範以民意為名的五都市長。
對國民黨尤其如此。重回執政兩年多來,國民黨政府在施政上幾乎完全著重於兩岸交流,但卻缺乏宏觀一致的理論來指導其政策,不知道何時該進、何時該收,僅僅看到一種唯經濟增長論逼迫著更大的開放、更多的交流。國民黨政府在兩岸政策上很快就要面臨失控,國民黨籍的縣市長若是在兩岸政策上走得比中央政府更快更猛,中央根本沒有對其施加約束的正當性。
對民進黨而言,當家執政是造成其調整兩岸政策的最主要因素。愈多民進黨籍的縣市首長當政,其兩岸政策愈加務實。這樣的情況也會對民進黨路線形成挑戰,因為民進黨籍的五都市長會與國民黨市長一樣,必須積極地處理兩岸事務,結果會造成一種詭異的雙軌體制,亦即黨的理論和宣傳講一套,執政縣市長做一套。
民進黨市長在國民黨中央執政下,比在民進黨中央執政下更能夠積極地推動兩岸交流,但黨中央在理論上尚無法將其行為正當化,於是縣市長施政與黨中央論述將造成各行其是的雙軌路線。這樣的雙軌路線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是可以運作的,一旦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就行不通了。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勢必修改政黨的兩岸論述,否則無法持續推動兩岸交流。
總而言之,五都選舉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並不在誰贏誰輸,而在五都選後的政治結構。問題很大,時間不多,主要政黨領導者以及下屆總統參選人必須儘早籌謀對策。
之所以會回答「沒有影響」,當然不是真的以為沒有影響,而是想要提醒所有關注這個問題的台港中日美歐專家學者們,選舉結果與兩岸關係並不是直接的因果關係。想要從台灣選舉去分析兩岸政治,要避免過度解讀。
選舉結果在某個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傾向。民意的體現當然會回饋到政府與政黨的兩岸政策(或曰中國政策)制定上,從而影響到兩岸關係。但是這樣的影響充其量是間接的,是微調式的,而非方向上的或者大規模的影響。
三個多星期後要舉行的五都選舉,既不涉及中央政權的交替,選舉結果誰勝誰敗,不會對兩岸政策或兩岸關係有根本的影響。影響較大的不是選舉結果,反而是五都市長的產生本身,造成對政策決定機制的衝擊。
北北中南高五都,總計有一千三百七十萬人口,約佔全台灣總人口的六成。五都市長所代表的新民意,當然是中央政府絕對不敢忽視的。五個都會所面臨的問題,在兩岸關係的面向上有其共通點,即是如何促進投資、貿易與觀光,乃至教育文化交流,同時又要避免對物價、就業上的衝擊。
台灣正進入一個歷史上特殊的時期,即是短期內面對大陸中國巨大衝擊的時期。未來的五都市長,不論屬於國民黨或民進黨,都必須處理諸多的兩岸事務,包括開航、招商、促銷,乃至往訪。五都市長不可避免地會擁有自己的兩岸政策幕僚,甚至自己的兩岸密使、溝通管道--而中共也不會吝於與他們直接打交道。
以後台灣每一位縣市首長都擁有自己的小小陸委會,自己搞一套大陸政策。這對中央政府將造成很大的挑戰。政府很難用中央的兩岸政策去規範以民意為名的五都市長。
對國民黨尤其如此。重回執政兩年多來,國民黨政府在施政上幾乎完全著重於兩岸交流,但卻缺乏宏觀一致的理論來指導其政策,不知道何時該進、何時該收,僅僅看到一種唯經濟增長論逼迫著更大的開放、更多的交流。國民黨政府在兩岸政策上很快就要面臨失控,國民黨籍的縣市長若是在兩岸政策上走得比中央政府更快更猛,中央根本沒有對其施加約束的正當性。
對民進黨而言,當家執政是造成其調整兩岸政策的最主要因素。愈多民進黨籍的縣市首長當政,其兩岸政策愈加務實。這樣的情況也會對民進黨路線形成挑戰,因為民進黨籍的五都市長會與國民黨市長一樣,必須積極地處理兩岸事務,結果會造成一種詭異的雙軌體制,亦即黨的理論和宣傳講一套,執政縣市長做一套。
民進黨市長在國民黨中央執政下,比在民進黨中央執政下更能夠積極地推動兩岸交流,但黨中央在理論上尚無法將其行為正當化,於是縣市長施政與黨中央論述將造成各行其是的雙軌路線。這樣的雙軌路線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是可以運作的,一旦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就行不通了。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勢必修改政黨的兩岸論述,否則無法持續推動兩岸交流。
總而言之,五都選舉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並不在誰贏誰輸,而在五都選後的政治結構。問題很大,時間不多,主要政黨領導者以及下屆總統參選人必須儘早籌謀對策。
發表於 2010/11/03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