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9

群眾示威下的陳雲林訪台

做為台灣人,我樂意見到十月二十五日有五十多萬民眾上街示威,也期望看到十一月三日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先生順利訪台。用教條的統獨二分法來看,這樣的立場很難歸類。但是這絕對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的想法。而我相信,真正的台灣利益就落在其中。

群眾上街示威,一方面是抗議馬英九政府,包括所謂的傾中政策以及經濟表現的貧弱;另方面則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表達不滿,毒奶粉事件只是短期因素,更大的原因是發洩台灣人長期遭受中國打壓的怒氣。上街遊行的人數甚至超過民進黨的預期,可見這種台灣認同以及對中國的不滿,並不是民進黨所能夠挑起的,而是在台灣民間有相當堅實的社會基礎。

這股台灣主體的社會力,是台灣寶貴的資產。而最能夠即時使用這份資產的並非民進黨,而是馬英九政府--人民示威提供了馬英九政府與中國交手時的籌碼和槓桿,讓中國政府認識到臺灣人民仍有許多不同意現在的兩岸復談條件。然而馬英九政府似乎缺乏善用這份資產的勇氣和能力,相反地,在軟弱的領導者手上,槓桿有可能變成負擔,甚至變成對手的武器。更糟的是領導者把本國的人民當成麻煩或負擔,而寧可信任他的對手。國民黨現在和共產黨的關係好過民進黨,這是極嚴重的問題。

中國共產黨也不要漠視台灣的民意。英文《金融時報》亞洲版,在頭版刊登了遊行群眾高舉著「台灣」兩個大字的大旗,報紙給的標題是「disapproval」(不同意),亦即對中國或傾中政策的不同意。這在剛辦完奧運,享受了世界的掌聲,正邀集歐亞各國領袖準備幫忙挽救資本主義的中國共產黨眼中,勢必感到極為刺眼。但是這也給北京領導者們一點提醒的聲音--不要志得意滿,台灣人民的心沒那麼容易得到。

但是群眾表達台灣意識,不要搞錯了方向。反對中國併吞台灣,或是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不要搞成了對十三億中國人的敵視。反統、反共是一回事,反中、反華是另一回事。反統、反共可以說是符合台灣利益,但是反對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否認自己的華人文化傳統,那是愚昧荒謬的事情。民進黨現在缺乏理論家,黨內菁英們也沒有教育群眾和引導路線的擔當。不把反統和反中劃分開來,卻利用和誤導群眾的負面情緒,這是民進黨極大的錯誤。

在抗議聲中,陳雲林會長仍然到台灣訪問,這也是兩岸關係發展必經的過程。兩會代表兩國政府再啟官方對話,是一件拖延了太久的早該發生的事情。直航航線、平日包機、食品安全等,確實是攸關台灣利益的議題。即使兩岸事務性談判和陳雲林先生來台訪問沒有邏輯上的必然,但是公開的高層官方對話本來就不可能迴避。在這件事情上,民進黨亂做文章,理路相當地混亂。而馬英九總統不解民進黨為何反對,其實兩黨的兩岸政策差異並不在具體事務細節,而是在事務背後的基礎論述。在這部份,反對馬總統的可不只有民進黨。

發表於2008/10/30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2008/10/22

現行兩黨體制是兩岸關係的死結

馬英九先生當選總統之時,有些人以為撥雲見青天了,台灣內部的社會對立將會消弭,而兩岸關係也能夠穩健地進展。我則說,不可能。馬先生溫和笑容的魅力只是暫時的。台灣歷史的兩個社會對立,以及現行的惡性兩黨制,會把所有善良而天真的願望給推落到谷底。

這幾個月來,看盡了馬英九政府急於在兩岸議題求效果,幾乎放棄了中華民國,而國民黨中央還跟海陸系統爭著國共平台才是兩岸談判一軌;又在這幾天目睹了陳水扁前總統把自己家族的貪腐牽拖到反中國,以及民進黨投機冒進派追打中國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還有立委說島內將有流血戰爭。凡此種種,又讓人對於台灣是否能夠找到一條穩健開展兩岸關係的道路,不得不感到悲觀。

其實台灣社會對於兩岸關係該如何推進,並不是沒有共識,也不是沒有正確的見解。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台灣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範圍及於台澎金馬,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對話,應該站在對等立場。大多數人也都知道,台灣的經濟與中國整合依賴程度愈來愈高,與其建立壁壘封鎖自己,不如妥善開放。換言之,大多數人都曉得,一條本土開放的中道之路才是兩岸關係的出路。急統媚共和急獨仇中,都不是活路。

然而,社會共識或者正確的見解卻無法化為從政者或政府的作為。原因何在?兩大政黨的基本立場和對抗慣性,使得中道理性政策成為幻想。首先是國民黨缺乏主導兩岸關係突破的正當性,因為國民黨核心集團的本質仍是第二社會,亦即二次戰後遷台的國民政府和軍隊,而台灣的第一社會(本土社會)對國民黨仍是高度不信任的。何況現在的國民黨人大多利慾薰心,更難以獲得人民信任。

至於民進黨,本質上只是第一社會黨,在政客的操弄下,幾乎完全被兩個社會的仇恨和兩岸之間的敵視所綑綁。民進黨內不是沒有明白人,包括許信良、謝長廷等民進黨領袖也一直自許,比國民黨更能夠推動兩岸關係的突破,特別是新政治架構的建立。很遺憾,任何想要改善與中國關係的努力,都會遇到黨內極頑強仇中勢力的抵制。本週的張銘清事件以及未來陳雲林訪台所可能發生的衝突,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國民黨私利和民進黨仇恨影響之外的人民,在國家認同以及兩岸問題方面,仍舊找不到他們的政治代表者。當類似張銘清先生被推打這類事情發生,就會有相當大批的民眾感覺到國民黨、民進黨都無法代表他們的民意。這些人所構成的其實就是台灣第三社會的政治力量,這個新的力量沒有歷史包袱,才有可能撥開重重迷霧,認真務實地去實現兩岸的共同利益以及台灣在其中的最大利益。兩岸關係要真能突破,就必須打開台灣現行兩黨制這個死結。否則所有的荒謬故事只會不斷重演。

發表於2008/10/23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2008/10/15

民進黨的態度問題

在陳水扁前總統極力拉住民進黨,做為他的司法案件政治化的策略之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女士說,黨務幹部不可參加挺扁或反扁活動。所有人都知道蔡主席此時非常地為難,蔡主席的做法聽起來似乎也是不得已,可是,這種迴避取巧的做法,恰恰顯示了民進黨今日最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態度問題。

民進黨從政者的操守問題,或許被認為是少數人的問題,可以隨著陳水扁先生的退黨、開除甚至判罪服刑而獲得解決。但是整個民進黨昧於事實,怯於處理的態度,卻是大多數人的問題,是一個黨的組織文化問題,這不是切割或不切割阿扁就算混過去的。

陳水扁前總統的案件,對於民進黨一個政黨來說,不可能不表態。不僅不能不表態,而且應該要全黨上下當作是「重大問題」來討論並且嚴正表態。毫不誇張地說,為了阿扁的案件,召開臨時全國黨員代表大會來開個兩天會,激烈討論、動用表決、做決議都是應該的。主要政黨對重大問題迴避表態,簡直是不可思議。

道理很明顯,陳水扁不是民進黨的小角色,他是卸任總統、前黨主席、最重要的從政黨員;而他所牽涉的案件是全世界所關切的,極具公共倫理意涵,更關乎民進黨的聲譽甚至台灣的國家形象。民進黨整個黨的生存發展,都和如何處理這個案件有關。這不是民進黨的重大問題,那什麼是重大問題?政黨對重大問題不表態,那要對什麼問題表態?

似乎,蔡英文主席和民進黨的領導幹部們,還沒有看清楚他們所面對的後陳水扁形勢。他們可能誤以為民進黨現在所要照顧的只是國內一些挺扁黨員和群眾,他們只要低調敷衍過去,讓挺扁群眾不要掉轉矛頭對準黨中央就好。等著阿扁被收押,讓司法來幫民進黨中央解決政治負擔,阿扁自然會樹倒猢猻散,黨內挺扁勢力遲早瓦解,然後民進黨可以重新做人、整軍再戰。

如果民進黨中央的態度,真如我所推測,則民進黨的危機之深重,還遠超乎今天所能看見的情況。陳水扁前總統涉案一事,對民進黨形象、對台灣民主所造成的傷害程度,蔡主席和他的幹部們還沒充分領會。在華人世界裡,鳳凰衛視製作了「從律師到被告」的專題節目,收視極廣;中共中央電視台也不間斷地報導案件發展的新聞。可以說,民進黨在華人世界裡的形象從未如此低落,套句股市用語,「還看不見底部」。

民進黨除了台灣的選票以外,還需要華人世界的好感嗎?當然需要。民進黨若要為台灣民主辯護,就必須獲得全球華人的尊敬--民進黨雖然從不曾在華人世界裡得到多數支持,但曾經因為民主理念得到過尊敬。而今,一個陳水扁的黨,不享有尊敬,只有無盡的羞辱。

其實,可以決定尊敬或羞辱的,是民進黨自己的態度。如果面對這麼重大的問題,都還是躲躲閃閃、想要矇混敷衍過去,那麼民進黨勢必不可能承擔更大的歷史任務。蔡英文主席和民進黨領導者們,究竟要選擇他們和陳水扁個人之間的小恩小義,選擇討好一小部份的選民,或是選擇民進黨對台灣的承諾,這也是一個很根本的態度問題。

未發表

2008/10/08

國民意志比軍購重要

美國國會原本將在九月底休會,那時台灣政府本來以為美國國務院不會向國會提出軍售案了。外交部甚至準備了一套說詞,表示即使軍售沒有批准也不代表台美關係有任何改變。但是國內諸多評論者不做此想,紛紛批評馬英九政府把台美關係搞砸了。

沒有意料到,十月初美國國會為了金融紓困預算延會,而行政部門在此時向國會通知了對台灣的六項軍售案。在國會休會後,軍售案不需表決將自動生效。對此,國民黨政府大喜過望,帳簿上多了六十五億美元應付帳款的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對賣方表示感謝,總統府發言人還興奮指出台美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台美關係究竟有沒有進入新的階段,要留待以後才能看得清楚。在美國金融風暴以及來臨的全球經濟大衰退下,美國與中國的國力會有什麼樣的消長,特別是明年的白宮新主人會如何應對新的美中關係,這才是台美關係有沒有新階段的關鍵。對台軍售只是美國政府用來調整美中台三角關係的一支工具而已。

華盛頓的決策邏輯是容易理解的。美國政府不認為台海在短期內會有戰爭的風險,而對台軍售也不至於如同在陳水扁政府時期會鼓勵台灣採取可能引發衝突的冒險作為。通過對台軍售雖然會引起北京的不滿,但也還不會讓兩國關係真的有什麼倒退。相反地,華府甘冒北京不滿而履行對台北的承諾,正是世界超強要發給亞洲盟友們甚至全世界的訊息。更進一步,六十五億美元的採購合約當然是不無小補。

布希政府的決策邏輯容易理解,馬英九政府的戰略思維和作為可就讓人很困惑了。從過程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馬英九政府確實把軍售案當成台美關係的主要指標,而且馬政府對於現階段的台美關係是相當忐忑沒把握的。今日的馬總統為何會在台美關係上如此忐忑?原因在於昨日的馬(國民黨)主席以及整個藍營的立法委員們,過去數年內把軍購預算當籌碼玩弄,執政後卻又對美國老大哥前倨後恭,如此態度自然難以把持政策一貫性和主動性。

但是馬政府最大的問題還不在對美關係,而是他們對於台灣國家以及兩岸關係的願景更加模糊而令人困惑。質言之,再多的武器,也無法讓一支不知為何而戰的部隊擁有戰力。馬英九總統既沒有鞏固台灣中華民國的意志,又缺乏直接與北京討論政治問題的膽識,只能任令兩岸關係被經濟需求拖著而盲目前進。

如果台灣中華民國的政府沒有凝聚國民意志的決心,那麼採購這麼多武器,除了討好美國以外,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我們的領導人有能力強化台灣的認同和國民意志,又敢於和北京商討和平對等的未來政治架構,那麼台灣的命運還必須要繫於美國的軍售嗎?

發表於2008/10/9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2008/10/01

一則兩岸分立合作共榮的故事

當麻省理工學院(MIT, 1861)在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南岸建校的時候,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1636)在河的北岸已經矗立了近兩百年。哈佛是在北美大陸上創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不意外地,新創立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一批教師們大多來自哈佛。

早自一八六九年,MIT創立後的第八年,哈佛大學就展開了兼併MIT的企圖。哈佛任期最長的校長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本身是哈佛的畢業生,又在MIT創校頭幾年擔任MIT的教授,回到哈佛成為校長之後,他展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努力,要把MIT併入成為哈佛大學的理工學院。三十多年間各類合併的方案被提出來,但是被MIT一一否決,直到一九一四年哈佛終於放棄了兼併的企圖。

從哈佛人--盤踞著美國產官學界最高層的菁英集團--的觀點來看,MIT師生對合併案的頑抗是完全無法理解的。哈佛是歷史最悠久、占地最廣大、人才最優秀、資產最雄厚、成就最輝煌的機構,而當年的MIT不過是個又新、又小、又窮的技術學院。併入哈佛,大家都做哈佛人,在當時對MIT師生來講,應該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才對啊。更何況,MIT根本就是哈佛人所創立的,MIT的歷史不就是哈佛歷史的一部分嗎?

但是小小MIT的師生們可不這麼想。他們標舉知識和實作並重的新傳統,並且在哈佛大學近乎全面霸占的查爾斯河北岸一塊狹長河濱地上建立了新校園。新校園上的建築物,多數看起來像工廠,遠比不上爬滿長春藤的紅磚樓或石砌教堂那麼優雅莊嚴。然而歷經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和二次世界大戰的麻省理工學院,就在這小小地面上崛起成為美國科學和科技的重鎮。

今天,去到麻州劍橋市,遇到兩校的學生,問他們是否知道哈佛企圖合併MIT的歷史,大多數的學生必定連聽都沒聽過,很可能還難以置信地反問「你瘋了嗎?」「這太無聊了吧?」的確,何必呢?現在的哈佛和MIT是兩個幾乎連在一起的校園,也是一個近乎完全整合的知識社區。兩校的老師頻繁地到另一校教課,兩校的課程學分互相承認,學生憑著本校的學生證可以在另一校暢行無阻,太多的學生擁有兩校的身分--在這一校讀大學本科,在另一校讀研究所,或是同時修兩校的不同學位。

哈佛完全放棄了合併MIT的企圖,因為早就沒有必要。MIT人有著強烈的自我認同,MIT學生們永遠流傳著取笑哈佛人的笑話--或許在地大物博的「母校」身邊,必須如此才能維繫認同吧。但同時MIT人也沒有愚蠢到去否定他們和哈佛的關係。兩校都從對方的存在和分工合作--還有激烈的良性競爭中獲利。如今,Harvard-MIT是連在一起的名字,這個名字代表了全球士人崇仰的殿堂,也是人類科學知識探索的前沿。而查爾斯河沿岸及大波士頓地區,則成為優質高校林立的人文薈萃之地。

如果哈佛兼併了MIT,一切會比現在更美好嗎?艾略特校長身後一百年有知,會對當年的執著啞然失笑嗎?一則兩岸分立合作共榮的故事,講到這裡就可以了。

發表於2008/10/2新新聞周奕成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