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6

馬英九的路線危機

有些新聞記者以為,當他們的報導遭受到來自不同立場者的攻擊,或許正是他們抓到了核心的事實真相。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嗎?也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的報導是雙倍的錯誤,才遭受來自雙方的攻擊。對於政治領導者也是如此。美國專欄作家理查柯恩在近日一篇華盛頓郵報的文章裡這樣寫道。柯恩認為,歐巴馬總統之所以遭遇到來自左右兩邊的嚴厲批判,正是因為他缺乏自己的中心思想和政治底線--他是一個不知所為何來的領袖(A leader without a cause)。

美國歐巴馬總統所遭遇的窘境,與台灣馬英九總統頗有類似之處,其中有些屬於當代政治事務確實難以治理的性質(ungovernable),也有對於新領導者期待過高而造成的失落。相較於歐巴馬,馬英九可能更是一位不知所為何來的領袖--人們更看不出來他的中心思想和政治底線究竟在哪裡。這就造成了虎年的馬英九現象--批判馬英九總統不只是台灣內部不分藍綠的全民運動,也成了全球華人的共同興趣。從各種跡象看來,這樣的批判,特別是針對馬政府國家定位及兩岸政策的批判,將會持續下去。

我不認為領導者遭受到立場兩極者的左右夾攻,是一件本質上錯的事情。領導者要提倡新的政治路線,不管是在西方國家要超越左右對抗,或是在台灣要整合統獨對立,都必然會遭遇到既有立場者的嚴厲攻擊。好的領導者在左右夾攻之下,能夠走出一條新路,差的領導者在左右夾攻之下,只想走一條中間路線。其間關鍵的差別在於有沒有能夠言說與實踐,還能夠接受檢驗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一個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因由(cause)。

想要走出新路的領導者,他一定知道為什麼不能走老路,為甚麼必須走新路。他很清楚左右統獨的路不僅不能解決當前問題,而且也走不到理想的彼岸。他衷心以為必定有一條更好的路存在(There is a better way),並且他知道這更好的路在哪裡、該怎麼走。帶領他的群眾避開輕鬆易走但卻會導致災難的老路,而走向充滿荊棘的新路,這正是他的使命和因由。因此這樣的領導者並不是在左右統獨的夾攻下閃閃躲躲,以迂迴拖延當做路線,而是會明確地描繪那條新路,為他的群眾帶來信心。

馬英九總統看起來不像是個衷心相信「有一條更好的路」,而能堅定走上新路的領導者。他比較像是一位在許多不得已的苦衷下,勉強適應環境和試著化解人家對他的敵意的那種領導者。以後者這種心態,將無可能在統與獨的零和矛盾下有任何成功或存活的機會。馬總統即將遭遇更強烈更嚴厲的統獨夾攻--一邊是民眾的不信任、國內泛綠的批判乃至美國的壓力,另一邊是中共在海內外的輿論操作、國內泛藍、親共投機者以及統派的抱怨,很快會一波波升高。假使馬總統有條新路,就該趕緊用明確的理念陳述來化解他的路線危機。

發表於2010/01/06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