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8

民進黨的選擇

辜寬敏先生、蔡同榮先生與蔡英文女士(以年齡順序)三位角逐民進黨的下一任主席,目前所看到的爭點,還是在所謂堅持本土路線或是轉移到中間路線的問題。確實這是一個必須釐清的議題。民進黨若不釐清此一理論立場,就會繼續陷在沒完沒了的爭議裡,對於往後的政策選擇也會很困擾。

本土究竟所指為何?如果所指的是相對於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之間來的「第二社會」和「外來政權」,那麼本土就僅限於傳統定義下的「本省人」,而隱含的則是「福佬人」。這或許是一部分民進黨支持者心中不言自明的概念架構,但這大概不是絕大多數民進黨從政者所願意公開主張的。如果民進黨的新領導者們所宣稱的本土不是這一種,那麼最好能夠澄清,也該負起教育群眾的責任。

如果本土所指的是「台獨」,那麼台獨的理論有諸多種,在每一種理論的選擇上也都帶來極不同的政策意涵。辜先生、蔡先生、蔡女士都需要去論述幾個基本議題:台灣主權是已定?未定?已定說認為台灣主權已經屬於台灣人民,或是經過「漸進式的住民自決」;未定說則認為舊金山和約之後,台灣仍須進行住民自決或甚至國際談判。中華民國在台灣究竟是合法?非法?合法說認為經由民主化,中華民國已經等同於台灣;非法說則認為中華民國是占領體制,應該要推翻或驅逐。在這一層次,目前所謂的中間路線其實也已經涵括在內。這些關鍵問題,可以列出一張清單,所牽涉的是修憲制憲、對美日及對中國政策的極大差異。

再進一步,如果本土所指的是更寬廣的以台灣利益為優先,那麼急獨派、各類獨派與「中間路線」甚至國民黨式的本土路線,在邏輯上都是可能的選項。在這個層次,則民進黨的本土路線爭論就必須進入政策實務的範疇,具體去論述所謂本土路線和中間路線,在增進或保護台灣利益上有甚麼優劣。透過黨主席選舉,讓民進黨領導階層弄清楚,哪一種主張才是民進黨的主流,有助於未來扮演好的反對黨,乃至於爭取再度執政的機會。

平心而論,所謂深綠路線、台獨基本教義派,不僅在歷史上、集體心理上有存在的根據,在未來的兩岸情勢下也能發揮制衡、牽制的安全之盾的功能。對於民進黨來說,究竟要選擇所謂深綠路線或是中間路線,其實是一個政黨如何自我定位的問題。如果民進黨決心要放手讓國民黨或其他力量主導往後的政治發展,而願意自我定位為僅僅是兩岸議題上的批判者、監督者、反對者、保護主義者,那麼民進黨可以選出急獨派、強硬反中派的領袖,來走深綠路線。但民進黨就必須向原先支持民進黨的中間選民或「第三社會」選民解釋清楚,讓他們能夠另尋出路。如果民進黨要提供國家整體的替代方案和執政團隊,那麼又是另一番參詳。

沒有對或不對。各種立場、路線都有它存在的來由和道理。只是民進黨必須選擇它自己未來的角色,而且最好是一個清楚的選擇。只是我對於民進黨不管選擇甚麼,僅僅是能不能有一個清楚的選擇,都不敢表示樂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