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3

含混閃爍的民進黨兩岸論述策略

反對黨人士發表對兩岸政策的見解,應該要能夠從更高遠、宏觀的角度,指出現行政策的錯誤和盲點,進而提出對策方案。但是從上周末舉行的第一次民進黨總統初選政見會看來,除了許信良先生已經開始準備鋪陳他的論述之外,另外兩位候選人都不是這樣做。

事實上,現階段民進黨主流的兩岸論述,是一套含混閃爍的權宜之詞,既想要解決不能不解決的問題--從國民黨那邊含糊地承受某種「一中」概念架構,讓兩岸能夠繼續互動交流;但是又想要迴避自身在理論上無法迴避的闕漏--台獨理念與「一中」概念之間的矛盾衝突。

民進黨領導人並非不明白自己身處的窘境,但是有勇氣去面對此一窘境的人很少,例如上屆總統候選人謝長廷先生提出憲法一中,是一個勇敢但失敗的嘗試。這次爭取總統提名的兩位主要候選人蔡英文女士與蘇貞昌先生,一位選擇了以虛待實的太極拳戰術,即是用完全空洞的語言,閃避任何有意義的論辯,另一位則採取隨機打點的游擊式戰術,即是東一句、西一句,但不知道每一句的關連是甚麼。

這兩種戰術雖然短期看來頗為機巧,可以避免遭遇正面衝突,也可以避免受到全面檢視,總之對候選人來講,就是先過了初選這關再說。但是這種含混閃爍的態度,卻使得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論述無法開展,陷入一種英語稱為
apologetic 的情境,也就是好像帶有歉意似的,只能夠不停地解釋和辯解,說我們不會做哪些事情,或說哪些不是我們的錯,但沒法理直氣壯地提出宏偉的主張。

綠營人士目前仍無人有能力指出馬英九總統的中國(大陸)政策,最嚴重與結構性的錯誤在哪裡,更沒法提出足以取而代之的戰略思想。因為整個民進黨團隊不分哪個世代,仍舊是陳水扁執政時期的人員組合,從政務官、幕僚文膽到黨務人員,幾乎都是陳水扁時代的當權派,他們所做的無非是解釋和辯護,而不是徹底反思與提出開創性的新主張。

馬政府在兩岸政策上最嚴重的問題,是他缺乏對兩岸未來政治架構如何進行「終局安排」的思考,或者說他根本不敢也不被允許去做這樣的思考。於是兩岸關係的發展,就被經濟交流的歷史洪流滾滾推動而去。這對某些人來講是可欲的發展,有的是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有的則是根本不在乎未來結果是否對台灣或是對全體華人有利。

反對黨對馬英九政府最有力量的批判,應該是指出缺乏終局安排的思考,將使台灣失去有利的政治談判時機,將對台灣造成多麼嚴重的不可挽回的結果。但是由於民進黨人同樣不敢面對自身理論的闕漏,更且比馬英九總統和他的策士們更缺乏戰略思考的能力,所以只好講些空洞無比的,沒人能夠反駁,但也沒人能夠說出為何應該贊成的話語,或是在技術細節上做些無關宏旨的批評。

當民進黨領導人與總統候選人,繼續說些把兩岸的未來交給下一代去決定之類的話,我們大略可以判斷這樣的領導人與馬英九總統一樣,渾然無知於台灣逐漸流失的政治優勢。真是如此的話,那麼即使民進黨在說詞上與國民黨有很大不同,但是在實踐上卻會有很類似的結果。要扭轉此一情況,可能必須期待如許信良等民進黨內的在野派或非當權派。

2011-04-13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