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得回其應有的世界地位的十年。中國經濟可望繼續增長,但是知識中產階級的人數擴增,將迫使共產黨政權不得不面對遲早發生的社會激盪與政治革新。東亞文明將會翻新而顯示出對全人類更大的重要性。在這樣的十年裡,台灣由於相對於中國大陸的制度優勢尚未完全喪失,還有機會對中國發揮一種具有抗衡張力的正向拉動力量。評估國民黨的「黃金十年」與民進黨的「十年政綱」,極重要的是看兩黨願景是否能建構台灣如此的特殊角色。
馬英九總統與國民黨政府所期待的「黃金十年」,並沒有指出台灣如何強化或至少維繫自主地位,並以此帶動中國大陸的進步。相反地,馬政府心目中的黃金十年,是台灣攀上中國經濟的驅力而被帶動。馬政府認為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簽訂,是所謂黃金十年的開啟。在馬政府的世界觀裡,台灣一旦與中國降低了關稅,促進了貿易來往與投資,然後形成共同市場,就是一切問題的解答。
國民黨黃金十年的想法,建立在非常簡化的意識形態之上。自從上個世紀八零年代後期台灣經濟自由化起,一種解除管制、放任財富積累與剝削的放任資本主義就徹底給國民黨人洗了腦,從此不再以總理信徒自居。這個思想陣營(其中大部分人沒有思想但忠於陣營)九零年代以來極為壯大,把放任資本主義的教條都化為了常識,彷彿除此之外再沒有了經濟學,所有違背的思想都不值得討論。
國民黨的黃金十年,將會是國家最大功能在於招商的十年,也是政府最主要工作在於開標發包的十年。馬總統提出黃金十年的口號後,政府將政策研擬的工作用八百萬台幣發包給中華經濟研究院,只是無數案例中的一個小例,說明政府如何失去執行業務的機能。而未來政府最大的政績,也會放在如何吸引外資、中資。
當招商成為政府的第一優先事項,領導者會幾乎完全失去判斷力與自信,而傾向認為外資或中資企業的觀點,就該是政府的觀點,甚至往往過度揣測投資者的心意。先前馬總統擔心桃園機場捷運車站太多,開到台北超過三十分鐘,會讓台灣「沒有競爭力」,竟然不顧規畫專業與程序而要求減少站數,這個案例完美地說明了領導者是如何被「競爭力」的想法折磨到歇斯底里的程度。
國民黨的黃金十年,如果少了制衡與批判,極可能成為在放任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下大膽冒進,缺乏同情心、缺乏敏感性的時代,也可能成為強者狂暴、弱者無告的時代。貧富差距擴大的社會,表面看起來金光閃耀,實質上只是鍍金的十年。
民進黨的十年政綱尚未完全公布,還不知道其中國政策部分將如何應對未來十年的客觀情勢。但是從民進黨失去中央政權之後的所謂反省思考的層次,可以判斷民進黨不可能提出大幅革新的主張。對於維繫台灣的獨立自主,民進黨可能會有很多口號,但是對於如何拉動中國大陸的改革進步,以一個基本立場反中的政黨則幾乎不可能做到。
發表於 2010/09/15 新新聞 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