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1

選後的兩岸互動

縣市長選舉過後,許多論者都在探討兩岸關係是否會受到選舉結果的影響。對此也有媒體朋友來問我,我都很簡短地回答:有影響,但不是藍綠誰贏誰輸的影響,而是各個新任的縣市長都會為了招商和貿易,去推動自己的一套大陸政策,結果將會影響或挑戰了中央的大陸政策。

在美國,外交政策圈常會批評一些州長或參議員「營運自己的一個小國務院」(Runs his own small State
Department;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務院約等於我們的行政院,而美國的國務院相當於我們的外交部),意即這些代表各州利益的公職人員,不遵守聯邦政府的外交政策,自己經營自己的一套對外關係。

未來,台灣的每個縣市首長,都有可能「營運自己的一個小陸委會」,經營自己的一套兩岸關係。這是因為台灣的經濟愈來愈依賴大陸,而縣市長的施政也愈來愈被要求經濟上的表現--舉凡爭取投資、吸引觀光客、推廣農產品,都被視為縣市長最重要的工作。不分藍綠黨籍的縣市長,都背負相當大的壓力去協助地方產業與改善地方經濟,於是都會試圖去構築他自己的兩岸關係。

這樣的情形當然是北京所瞭然也樂見的。對於台灣縣市長的政績需求,中共無須傾盡舉國之力,只要一兩個省的配合就很足夠了。因此在新一屆的縣市長上任後,我們預計會看見從台灣去的更多的登陸計畫,也會看見從大陸來的絡繹不絕的各省市縣參訪採購團。台灣的每位縣市長都有自己信任的兩岸事務幕僚或是中間人,也有仰賴的企業界友人,這些人就會成了他們的小小陸委會。

縣市如此,明年改選的升格後的五都會也是如此。就產業與經濟面而言,首長們極可能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經營兩岸關係上。這對台北的中央政府會是很難堪的局面。過去是地方與中央爭權爭錢,縣市長們爭取的對象就是行政院。未來除了向中央(台北)爭取,可能還得向北京或上海、重慶、廣州爭取。過程裡,大陸對台灣地方的直接影響力會暴增,而台北中央的重要性會遞減。

國民黨馬政府該如何因應這樣的局勢?或許他們並不想因應,他們覺得一切都做得很好,船到橋頭自然直。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這樣的局勢下,馬英九總統將是最大的輸家。他一方面被迫承擔過度向中國傾斜的罵名,另一方面卻得忍受中央與地方有不同調的大陸政策,猶如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選舉過後,江陳會又要舉行,馬政府還得大力宣傳ECFA。雖然馬總統的陸委會拍了音樂短片(好爛的音樂),極力宣誓效忠台灣,要大家不必擔心。但是很顯然地,ECFA往後有任何對台灣不利的後果,都會被歸咎到馬政府的頭上。而各個縣市長,不論藍綠,他們自己的小陸委會都不必播廣告表態,他們可以輕輕鬆鬆愛台灣,一邊大做兩岸生意,如果有錯都是馬總統的錯。

若要因應這樣的情勢,馬政府最當做的不是宣傳ECFA的好處,而是釐訂明確的兩岸政策規範,當然在政策規範的背後,更要有具說服力的國家論述來支撐。如此則中央政府就不會在民意上孤立無援,反而被縣市長們牽著走或推著跑。若不趕緊因應,則往後每個縣市長搞一套大陸政策,國不成國的景象可以預期。

發表於2009/12/11新新聞周奕成專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