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12

十年新世代綱領

十年前,一九九六年的五月,近百位青年政治工作者,在台灣第一次的總統直接民選過後,聯名發表了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提出台灣團結鞏固現狀的新政治論述。這份綱領震撼了當時的朝野政黨,更引起對岸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直到今天,美國的台灣與中國研究學者還注視著這條政治路線的發展。

新世代綱領的核心論旨是:台灣獨立問題的決定因素不在國內,而在國際。台灣獨立的狀態乃是因應美國在亞洲地位的維繫,中國的崛起,以及台灣的民主化等三個歷史因素交互作用而變化。新世代主張揚棄內部對抗的台獨運動,轉而一致對外,鞏固實質獨立。

四年後,同樣是五月天,首位出身本土政黨的總統當選人,在群眾的歡騰中宣誓就職。原本陳水扁的當選機會頗為渺茫。他最大的弱點在於高舉名目台獨的主張,以及對兩岸關係的處理能力不受信賴。陳水扁終於能夠出線,極為重要因素之一是民主進步黨進行國家主權相關政策的論述調整,使得民進黨成為現狀的維護者,而非挑戰者。有政治觀察家指出,新世代的衝撞,帶動了民進黨的轉型;而民進黨台獨理論的轉型,大抵遵循了新世代所規劃的路線,雖然在格局上還遠不如新世代所描繪的願景。

新世代綱領提出十年後的今天,由於民進黨轉型而獲益的總統當選人,正面臨著權位存續的終極保衛戰。政權岌岌可危的原因,卻不在於台獨問題,而在於家族與權力集團的利益攫取。但是,陳總統所要進行的政權保衛戰,卻以台灣主體、本土政權為名。

然而,對於深刻瞭解何謂本土、何謂台獨的理論工作者來說,要以本土或台獨的理由來支持陳總統的政權保衛戰,不僅是十分牽強而已。

陳總統強行推動三二零公投,自創預防性公投的概念,違背了民進黨正統的防衛性公投理論;為了操作民意突然宣稱廢止國統綱領,為了個人聲望從事過境外交,激化國內的民意對抗,傷害台美之間的互信,更反而促進美國與中國的合作。以新世代綱領所擘畫的路線為判準,陳總統六年來對台灣獨立的貢獻實在很難令人滿意──美國沒有對台灣更支持、中國沒有對台灣更容忍、台灣內部沒有更團結。在這三個判準上都是負面的,台灣的實質獨立有強化嗎?台灣的名目獨立有可能嗎?

在陳總統政權保衛戰的最後關頭,即使有人想要伸以援手,也不該以本土政權或台獨運動為名。不論如何偏要支持陳總統的人,可以用任何理由,但不可能是台獨。因為陳總統六年來對台灣國家主權與國際地位的提升並沒有貢獻。如果不是這樣,台獨黨綱的起草人與捍衛者林濁水,不會在外交委員會針對陳總統的對美政策提出痛心的質詢。

從十年前提出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到今天不忍地目睹政權保衛戰;真誠的台灣愛國者,大概是在感情上最受到煎熬、在政策上最感到被背離的一群人。

No comments: